三下乡为家乡点一盏ldquo创业
七月最忙的田里人 早晨五点刚过,王勇和家人驾驶着自家的拖拉机赶往烟田,而受雇帮忙的老乡们也到了田边。夏天破晓,大家沿着烟田排水沟拆下烟草底层叶。 “这是今年最新的烟叶,但是品质差,一炉上千斤烤出来顶好也才四千多块钱。“在烟站,正从烤烟房里取烟的王勇边捆扎边向我们说道:”今年我儿子王亮十七了,也天天来帮忙,要是这次征兵选上了他就去当兵。“ 早前,从非洲务工回来的王勇带着自己的第一桶金,看中了种烟这条路。这几年来,双湖村河谷坡地上的烟田渐渐增多,很多抛荒的稻田重获生机。中午,把一车烤成烟拖回村里,王勇和路边歇凉的乡亲们攀谈着。一个好奇的小孩拿来老人的手里金黄的烟叶,也学着品尝味道。 首车镇上烟站的技术员严友权告诉我们,双湖村现在烟草种植面积已经有多亩了,最大一户向成顺种了多亩。现在第一批底层叶该拆叶了,烟农每天早晚要各收一批,装炉烤烟的这四五天更忙。 烟站烤烟房的温度表显示68℃,一位烟农守在炉外装煤,湿透的衣服黏在黝黑的皮肤上,他仰头笑道:“收烟这几天耽误不得啊,早上收好的烟有露水,见了太阳就沤坏了。” 放养“山灵”者 下午四点多钟,双湖村的村民还聚在树荫下乘凉,要上山赶羊的宋新风拿着镰刀,踏上了蜿蜒的山路。转过屋后的山头,宋新风指着一片荒田说:“春天草好的时候羊赶到这里就能吃饱了,现在羊要到山里面才行。” 翻过两个山头,路上的经济松林和原始林错落分布,蕨类植物生长葳蕤,我们的队员发现了桃、猕猴桃和茶子树。“现在山里野猪很多,打野猪的进山带着猎狗,我每天要上来看看猎狗咬了羊没有。”宋新风说到这里,眉头紧锁。 一个半小时后,我们五位队员终于在宋新风带领下找到了头羊。在岭头的树下,山羊陆续聚集。现在宋新风家的羊已经有一百四十多头,幼羊占四分之一左右,而成年羊有七成以上,另有两头种羊。在秋冬季节,羊的出栏量一般维持在三四十头,收入可以达到四五万。在双湖村,这样的收入算非常高。宋新风告诉我们,他不打算再增栏,因为羊多了山上草不够吃,自己也管不过来。比起以前在沿海打工,现在的收入他已经很满意。 在山下的宋新风家里,屋场里跑动着好几个小孩。宋新风的姐姐和几个兄弟都外出务工,把孩子寄养过来。于是,宋新风把丈母娘也接来帮忙照顾小孩。 如今养羊已经摸到路子,宋新风最希望羊肉价格能够稳定下来。傍晚,羊要回栏了,头羊的铃铛在山路的暮色中发出清脆的响声。 敢打“第一炮”的庄稼汉 一场大雨过后,双湖笼罩在水雾中。向成顺的养蛇厂在村道下面的低地里,显得更加低矮。作为和王勇、宋新风一样的返乡者,向成顺四年前回到双湖。 在高山深水的湘西,蛇虫十分常见。一次偶然与以赶场子收货为生的戴顺心谈论养蛇的路子后,向成顺暗暗下了决心。去年年前,两人合伙建成了蛇厂。不大的平房里,养着乌梢蛇、银环蛇和大王蛇等许多“危险动物”,村里人一般不愿靠近。在养蛇之前,向成顺回乡最先入手的是种烟,后来又入股了村里的石厂,还兼做些收柑橘的应季生意。谈起这些,向成顺的脸上泛起自信。如今蛇厂还在成本回收期,但是烟草和石料生意已经见到收益,满足一家开销不成问题。 今年四十多岁的向成顺有三个儿女,最大的女儿下半年就要上高中了。三个儿女不断增长的开销是促使他返乡创业的最大原因。单行的村道上每天来回着向成顺的拖拉机,轰隆的声响和鸡鸣狗吠混成热闹的集市一般,日复一日。 山间田里的黄鳝、泥鳅和青蛙是蛇的主食,最珍贵的银环蛇只吃黄鳝。一条蛇从收购后每多长一斤,平均能够带来50元左右的利润。说起其他养蛇户给蛇喂饲料的事情,向成顺怅然不满。不管是种烟、开石材还是养蛇,向成顺仍然只认以前种田的态度。 “不出汗水赚不到钱的。”告别时,向成顺坐在自家的拖拉机里笑着说道。 记者手记:从7月18日抵达湘西州永顺县首车镇双湖村,湖南科技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的调研组深入农户,开展走访。来往烟田、村寨和山林之间,队员们看到了最真实的泥土般的精神。种烟,养羊,养蛇,他们以此为生,辛苦而满足。作为返乡的青壮年,他们已然成为现在农村里最鲜活的血液——创业致富的主力军。为家乡点一盏“创业灯”——青壮年的还乡记 文字、图片来源:校团委宣传部文字:邓诩嘉郑文静/摄影:王琪琰蒋才鹏 资料整理:杨梦帆 责任编辑:高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shens.com/wsspz/11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有效治疗骨质增生症验方
- 下一篇文章: 朱良春痹症临证用药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