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什么症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29/5885336.html

共字丨建议阅读时间20分钟

柳絮有用吗?

作者:黎云昆

柳絮是春季的一大景观,但也有惹人烦恼的一面。那么,柳絮有用吗?如果有用,那岂不是不利一面又变成了有利了吗?

柳絮可做褥垫

柳絮可以做坐垫和褥子。明·解缙《永乐大典残卷》转引《图经志》载:“有绵飞如柳絮,可为茵褥。”

柳絮有保健功能,作褥垫对老人尤为适宜。宋·陈直《寿亲养老新书》载:“将取花如柳絮者,欲为坐褥,或卧褥。以帛为方囊,满实蒲花,杖鞭令匀,厚五六寸许,其上复以褥表囊之,虚软温燠,他物无比。春间不御则褫去褥表,出囊复处略暴之,岁岁如此。”将柳絮放入以丝棉制成的方囊中,铺满,再以杖鞭敲打使均匀,成五六寸厚的褥芯,外面再复以褥套,或坐,或卧,使用起来,“虚软温燠,他物无比”。

柳絮作毡垫柔软性凉,尤其是对孩子,效果最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转引宋陈承《本草别说》:“柳絮可以捍毡,代羊毛为茵褥,柔软性凉,宜与小儿卧,尤佳。”

将柳絮用作鞋袜衬垫,也有保健作用。《本草纲目》载:“脚多汗湿:杨花着鞋及袜内穿之(《摘玄》)”

宋·林洪《山家清供》:“宪圣喜清俭,不嗜杀,每令后苑进生菜,必采牡丹片和之,或用微面裹,炸之以酥。又时收杨花,为鞋袜毡褥之用。侄恭僖,每治生菜,必于梅下取落花以杂之,其香又可知矣。”

宪圣即宋高宗赵构的皇后,才貌双全、知书达礼,历高、孝、光、宁四朝,在后位(含太后)长达五十五年,是历史上在后位最长的皇后,83岁去世。她也将杨花收起,“为鞋袜毡褥之用”。在人均寿命仅为三四十岁的宋代,老太太能那么长寿,与她老人家讲究保健的生活方式是有极大关系的。

柳絮可以做枕

柳絮作枕,有独到的养生效果。宋陶穀《清异录·陈设》载:“卢文纪有玉枕骨,故凡枕之坚实者,悉不可用。亲旧间作杨花枕赠之,遂获安寝。自是缝青缯,充以柳絮,一年一易。”卢文纪原来睡觉不好,于是有人给他送了“杨花枕”,自此“遂获安寝”。此后他便选定了杨花枕,令人以黑色的丝绸作枕套,充以柳絮,每年一换。卢文纪,五代时人,曾任后唐宰相、后晋太子少傅、后汉太子太师,享年七十六岁,一生积累亿万财富,想睡什么枕头都没有问题,但他选择了用柳絮做的枕头。

柳絮、柳花、柳椹各不相同

柳絮也称杨花,古人以絮为花。柳与杨通,花与华通,故杨花也称柳华。《神农本草经》载:“柳华,一名柳絮。”可见,柳絮、柳花是一回事。

《本草纲目》沿用了这一说法。他在“柳目”下单开一条“柳华”,并说明“柳华”:释名柳絮。

《中药大辞典》则进一步将柳花的概念扩大:“柳花,别名,杨花(《摘元方》),柳椹(《岣嵝神书》),柳蕊(《纲目拾遗》)。”《中华本草》也执相同意见。

但也有学者不同意这个意见。

宋·苏颂《本草图经》载:“《本经》以絮为华。陈藏器(唐代中药学家)云:华,即初发黄蕊也,子乃飞絮也。”

这就是说柳华(花)与柳絮不是一物。

清·张璐在《本经逢原》中指出:“《本经》虽云柳絮,实柳华也,絮则随风飞扬,何从觅之。”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古人以絮为花,陶隐居亦曰:‘花随风,状如飞雪。’误矣。”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柳椹,此乃柳花未放时,其枝垂下如椹形。”这就是说,柳椹与柳花也有所不同。

由此可知,若将柳絮作为景物描写,柳絮与杨花不加区别是可以的。但若将柳絮作为药物,则需要区分清楚了才好。

柳华(花)是柳树的花(图1),柳椹(图2)是柳树的果,柳絮(柳实、柳子,图3)是柳树的带飞絮种子。柳华、柳椹是柳絮飞絮以前的状态。

图1柳华(花)

图2柳椹

图3柳絮

柳花的药用价值

《中华本草》对柳花对解释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序。”

《本草纲目》转引《药性论》:“花乃嫩蕊,可捣汁服。”

魏晋·陶弘景《名医别录》:“柳华,无毒。主治痂疥,恶疮,金创(刀枪伤)。”

《本草纲目》:“主治:风水黄胆,面热黑(《本经》)。痂疥恶疮金疮。”“《本经》主治风水黄胆者,柳花也。”“(柳)华:主止血,治湿痹,四肢挛急,膝痛(甄权)。”

清·叶志诜《神农本草经赞》载:“柳华,味苦,寒。主风水黄胆,面热黑。”

《本经逢原》:“柳华性寒,故能疗风水黄瘅(即“黄疸”)。”

《本草纲目拾遗》:“《纲目》有柳华,明目驱风,壮筋骨,坚牙齿。”

清·汪讱庵《本草易读》:“柳花疗肢挛膝痛,止血消渴。”

明·兰茂《滇南本草》:“杨柳花,味甘、苦,淡平。专治吐血、咯血、咳血、唾血、下血、血淋、一切血症,其效如神。”

《本草纲目》附方:治走马牙疳(患牙疳而发病急速,势如走马者。多因病后或时行疫病之邪,余毒未清,复感外邪,积毒上攻齿龈所致。多见于小儿。):杨花,烧存性(药烧至外部焦黑,里面焦黄为度,使药物表面部分炭化,里层部分还能尝出原有的气味,即存性。),入麝香少许,搽。(《保幼大全》)。

《本草纲目》附方:治大风疠疮:杨花(四两,捣成饼,贴壁上,待干取下,米泔水浸一时取起,瓦焙研末)二两,白花蛇、乌蛇各一条(去头尾,酒浸取肉),全蝎、蜈蚣、蟾酥、雄黄各五钱,苦参、天麻各一两,为末,水煎麻黄取汁熬膏,和丸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五十丸,温酒下。一日三服,以愈为度。(孙氏《集效良方》)。

《中药大辞典》附方:治室女(处女)发热经停:柳花五、七钱,紫草一两二钱,升麻九钱,归身七钱半。上为末。每服七钱,葡萄煎汤调下。(《赤水玄珠》)

不过,因为《神农本草经》的影响巨大,医书中所指“柳华、杨花”,仍有可能指的是柳絮或柳椹。

柳絮的药用价值

柳絮为柳树的种子。《中华本草》对柳絮做了这样的描述:“种子细小,倒披针形,长1~2毫米,黄褐色或淡灰黑色。表面有纵沟,顶端簇生白色丝状绒毛,长2~4毫米,成团状包围在种子外部。”

《名医别录》:“(柳)实,主溃痈,逐脓血,子汁,疗渴。”

《本草纲目》载:“宗奭曰:柳花黄蕊干时絮方出,收之贴灸疮良。絮之下连小黑子,因风而起,得水湿便生,如苦、地丁之花落结子成絮。古人以絮为花,谓花如雪者,皆误矣。藏器之说为是。又有实及子汁之文,诸家不解,今人亦不见用。……《药性论》止血疗痹者,柳絮及实也。……子与絮连,难以分别,惟可贴疮止血裹痹之用。所谓子汁疗渴者,则连絮浸渍,研汁服之尔。又,崔寔《四民月令》言:三月采絮愈疾,则入药多用絮也。”

《本草易读》:“柳絮治风水黄胆,头面黑热,痂疥恶疮,金疮出血。”又,“金疮出血,柳絮封之即止。面上脓疮,柳絮、轻粉为末,灯中油合敷。”

明·龚居中《痰火点雪》:“凡贴疮,古人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竹膜,冬用兔腹上细毛,猫腹毛亦佳。”

《本草衍义》:“柳华。《经》曰:‘味苦’,即是初生有黄蕊者也。及其华干,絮方出,又谓之柳絮。收之,贴灸疮及为茵褥。”

《本草纲目》附方:

吐血咯血:柳絮焙研,米饮服一钱(《经验方》);

金疮血出:柳絮封之,即止(《外台秘要》);

面上脓疮:柳絮、腻粉等分,以灯盏油调涂(《普济方》)。

此种所言柳絮,并不一定是指今人所谓的柳絮,其中也包含了柳花、柳椹。

柳椹的药用价值

《本草纲目》载“弘景曰:柳华熟时,随风状如飞雪,当用其未舒时者。”柳华未舒时,即为柳椹。

《本草纲目拾遗》中指出:“《岣嵝神书》有柳椹牢牙法:以柳椹揩牙,去其宣露(肾疳五证之一),诸风不生。明目驻颜,黑发聪耳,壮筋力,益寿轻身。《急救方》:柳椹阴干为末,日用擦牙,去风明目,乌发固齿,久用不彻,可咀金石。”

柳絮可以食用

柳絮也是一道鲜美的森林食品。

柳絮可以做粥。柳絮做粥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唐·冯贽《云仙杂记·洛阳岁节》:“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杨花粥。”

柳絮可以做成凉拌菜、可以怍馅、可以炖肉。现在一些地方的农家乐意见将柳絮作为系列森林食品开发出来,如:蒜汁拌柳絮、柳絮素包子、肉末烧柳絮、鱼香柳絮球等等,收到了很好的效益。

当然,如前所述,这里的柳絮也指代柳花、柳椹。

柳絮作为食物资源的作用在发生战乱和饥荒的时候尤其重要。柳絮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救饥食物。

柳絮的采收

柳絮漫天飞舞,采收是一大问题。柳絮会在草丛及墙角的地方聚集,但这些地方收集来的柳絮往往含有大量的杂质,而从柳絮中剔除杂质是一件费工费时、得不偿失的事。

汉·崔寔《四民月令》:“三月三日,以及上除(上巳节),采柳絮。”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即“祓禊”,人们结伴到水边进行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活动。古人在这样的活动中,顺便将柳絮采来。崔寔在记述这件事时,用字是非常准确的,他讲的是“采柳絮”,柳絮随风飘舞。如何“采”?应当是“捉”。如果真要捉的话,一个人一天能捉几个柳絮?显然,崔寔所指的“采柳絮”,并不是我们现今所指的柳絮,而是柳椹。

笔者日前采得一只柳椹(图4),2小时以后,即开始出絮(图5),4小时后,半数出絮(图6),12小时后,全部出絮(图7)。若将熟透了的柳椹采收回来,置于布袋之中,自行出絮,以此法收集柳絮,不仅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所收柳絮不染纤尘,作药、作衬垫均无妨碍。

图4笔者采得一只柳椹

图52小时后开始出絮

图64小时后半数出絮

图小时后全部出絮

适时采收柳椹也可减少柳絮飘飞给人们带来的不便。

柳絮虽个体微小,轻如鸿毛,但不是百无一用,柳絮还真有用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shens.com/wssgn/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