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

阅读时间:6分钟

你怕蛇么?

图pexels

不管你怕不怕,我是很怕的……相信不管是九尺高的汉子还是娇滴滴的妹子,大多数人在野外遇到蛇的第一反应,大概都是花容失色,并且尖叫着逃跑。

然而,这样做的结局,大多数情况下是被蛇追上,狠咬一口而告终。

那么,如果在野外遇到蛇,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图pexels

不要方,不要方,不要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在野外遇到蛇,千万要保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或撒丫子奔跑;应当面朝着蛇缓慢绕行或退后,看清蛇的动向,没有十足的把握切忌对蛇发起攻击;如果蛇来追你,不要直跑或直向下坡跑,要跑迂回路线。

好吧,虽然我知道临场的时候,你会忘记这一切,那实在要跑就跑快点吧。

图pexels

其实蛇也是很怕人的,一般来说大部分蛇并不会主动攻击,它们在察觉到有动静时早已经偷偷溜走;但有时它们也可能一时大意,没发现你已经在不经意间走到它们身边,这时它们才会不得已起身对你进行威胁;但如果你没有伤害到它们,或者跑的足够快的话,它们也不会穷追不舍。

上海地区的毒蛇

在上海市陆上范围内,我们基本上很难有机会遇到剧毒蛇类。但这并不是说上海没有毒蛇,上海市范围内原生毒蛇有且仅有一种,就是短尾蝮,它也是大多数蛇咬之祸的罪魁祸首,长下面这样。

Gloydiusbrevicaudus短尾蝮

那我们如何分辨短尾蝮呢?

短尾蝮的头大致是三角形的,有颊窝,头背有对称的大鳞片;背面有两条纵行大圆斑,彼此并列或交错,圆斑中央色浅,外侧常开放呈马蹄形。

短尾蝮

它们春秋两季常在坟堆的洞穴附近活动,夏季、秋初也会隐匿在城市园林中的隐蔽场所。在目前这种炎热的天气下,蝮蛇每天的活动高峰在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2点。所以晚上还是尽量不要在草地或野外溜达,减少碰触到蛇的几率。

其实有很多人对蛇类毒性的认识有这样一个误区“三角形头的蛇就是毒蛇,圆头蛇就是无毒蛇”。事实上,三角形头的蛇不一定是毒蛇,圆形头的蛇也不一定是无毒蛇。比如颈棱蛇,经常有人将它与短尾蝮搞混,它的头是三角形的,看起来凶巴巴的,但它可是无毒蛇。

Macropisthodonrudis颈棱蛇

短尾蝮与颈棱蛇也很好区分:短尾蝮身形粗短,眼后方有白眉,有不封闭的圆形斑,有颊窝;颈棱蛇体型宽扁,无白眉,有封闭的不规则斑,无颊窝。

上海地区常见的无毒蛇

除了短尾蝮,上海地区常见的蛇还有以下几种,它们经常会因为颜色鲜艳而被误认为毒蛇,这也是它们的生存计谋之一,从内到外都传达着“我可不好惹!”的信息,但其实它们都是无毒蛇。这年头出来混,没有点心机要怎么活。

所以“鲜艳的蛇就是有毒的蛇,不鲜艳的蛇是无毒蛇”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比如说下面这人畜无害的几种:

Lycodonrufozonatum赤链蛇

Elaphetaeniura黑眉锦蛇

Oocatochusrufodorsatus红纹滞卵蛇

Sinonatrixannularis赤链华游蛇

Elaphedione白条锦蛇

赤链华游蛇、红纹滞卵蛇(旧称红点锦蛇)和白条锦蛇这些会涉水的蛇类在上海本地也被当做水蛇。

Ptyasdhumnades乌梢蛇Cyclophiopsmajor翠青蛇Elaphecarinata王锦蛇

但是在野外不管遇到什么蛇,最好还是不要去招惹它们!在没有专业知识加持的情况下,跟任何蛇类接触都是危险的!

夏季出行注意事项

1.远足时要避开人迹罕至的草丛、密林,走进草丛之前要穿上长裤和胶鞋并扎紧裤口。

2.在翻转石块、采摘野果前要小心观察,用竹竿木根等进行敲打试探。

3.尽量避免在草丛里休息,露营时,在帐篷周围撒雄黄、石灰粉或水浸湿了的烟叶,然后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

4.风油精也带上一点,蛇很讨厌这个东西。

5.此外,在野外郊游时,应当先了解当地毒蛇的种类、习性和活动规律,同时准备一些必要的急救药品。

被咬到简易急救方法

1.记住肇事蛇的样子!记住它的体型、体色、斑纹以及其它特征,送医急救时搞清楚是什么蛇才能注射相应的血清。

2.被咬之后也要冷静面对,不要惊慌失措,多数人被毒蛇咬伤之后并不会立即中毒而死(通常情况下,眼镜蛇科毒蛇咬伤致死需要数小时,蝰科毒蛇咬伤则需要数天),要相信现代医疗技术的先进性,一般蛇类咬伤救治都是没问题的。

3.被咬之后尽量平躺,保持安静,千万不要再活动被咬的肢体。

4.不要用手挤压伤口,也不要用嘴吸吮(电视剧里都是骗人的!!),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断肢求生。需要做的就是用潮湿的毛巾或潮湿的纱布轻轻的擦拭掉伤口表面的毒液。

5.医院,医院就诊,期间要避免进食和饮水。

医院

最后,一定要记住这家公司,它是全国唯一一家抗蛇毒血清生产商:

公司:上海赛伦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蝮蛇血清,五步蛇血清,银环蛇血清,眼镜蛇血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shens.com/wssgn/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