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   生活中,当人体长久处在潮湿炎热的环境时,这种湿热便会在人体内产生病理变化,尤其是夏季天气炎热,人们所生活的环境闷湿,空气中湿气加重,这时热气夹杂着湿毒一块进入人的体内,久而久之便会在人体内越积越多,最终导致疾病,下面艾灸天下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湿热的一些症状和艾灸治疗湿热的养生方法。

  1、足三里穴艾灸祛湿

  足三里穴是位于外膝的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钟即可,需坚持一段时间,很快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

  2、丰隆穴艾灸祛湿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分享三种拉筋法,有效排出浊气和体内湿气。每天早上用此方法拉筋,各个体位法三组,身体很舒服,头部很清醒、浑身轻松。

1.向前压腿

就像晨练的人拉伸大腿一样,找个阳台什么的,腿往上一放,不同的是,上半身也要前倾,这样上半身的膀胱经,督脉也能拉到。注意:做以上动作时切记不可弓腰,要用前胸去找腿,能做到什么位置就做到位置,循序渐进。

2.侧压腿

还是找个阳台什么的半身高左右或者比半身高一点的物体,腿侧着往上放,身体侧压,拉伸大腿内侧和体侧,可以拉伸肾经,肝经,胆经。

3.拉伸腹部

参见瑜伽骆驼式,不过一直这样会比较累。大家可以采取上背部靠在椅子上的,就是把椅子斜放在背下面就可以了,每个动作4到5分钟。既能拉胸部筋络,还能减轻脑部缺血,美容、提升面部肌肉。

佛医堂义工示范

这个体位发就叫骆驼式,既能拉胸部筋络,还能减轻脑部缺血,美容提升面部肌肉。

  3、解溪穴艾灸祛湿

  解溪穴位于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

  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对于解除下肢的水肿有较好的效果。每日对解溪穴艾灸15分钟,坚持一段时间,能够很好祛湿。

  4、关元穴艾灸祛湿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属于养生保健的穴位。

  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补肾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钟,能够帮助祛湿。

  5、中脘穴艾灸祛湿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不适的症状,同时有助于祛湿。

  6、合谷穴艾灸祛湿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7、曲池穴艾灸祛湿

 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意为脉气自四肢末端至此,最为盛大,犹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风湿,调理气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烦满,改善周边血液循环。

  取穴: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手法:用艾条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钟。

  8、隐白穴艾灸祛湿

  脾经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关的两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分别循行和相交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

  取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手法:艾条灸5-20分钟。

  以上穴位除了艾灸外,也可以常按摩一下。

来源:佛医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shens.com/wssgn/5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