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羹,是几十年的菜了”

在电影《一代宗师》里,赵本山饰演的丁连山有个场景是熬蛇羹,提到了一点“蛇羹,几十年的菜了。”而且点明了位置“佛山”。作为北方人,很快就被植入了一个想法,“广东人,食谱里是有蛇的。”

然而10月18日,百度热搜里提到了一点,广东官方:“蛇类可以食用”是谣言。

图源百度热搜

根据广州日报的报道,无论野生蛇还是养殖蛇,均未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版)》,所以经营单位不得以蛇作为食材加工,都不能做了,自然是不让吃。

图源广州日报

这个说法,可是真的出乎意料。至于传统观念与现代法治的碰撞与否,我们先不提。在不少餐饮相关的书籍里,倒是都有蛇类食材的描述。

年出版的《吃对食物调好体质》里,收录了蛇肉汤。年出版的《吃出精气神》里,则表示“当两条蛇交尾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蝮蛇可达6-24小时)”,因此认定吃蛇肉能达到延长时间的作用。而且在不少食补类书籍里,都有类似的记载。

多年前,传闻老家的一个厨师来广东打工,面对要求做蛇肉菜的要求,动刀前不断默念“莫怪莫怪,你是盘里一道菜”。结果还是觉得忌惮,心里发慌,没多久就逃回了北方。毕竟别说蛇,长相类似的鳝鱼在我们老家也很少有人吃。即使捕捉到,也会放掉。

但在外国人看来,蛇肉反而是有中国特色的食物。年有本书《中国食物》,提到了冬天有吃狗肉蛇肉的习惯,依据是蛇肉热性,滋补,越有毒越有效。倒也提到了,北方人不食用蛇类。不管是猫与蛇炖还是鸡与蛇炖,我们老家是没人主动碰的。在东北民间,也有蛇是保家仙的传说,属于禁忌。

很多野外求生题材的小说里,会将蛇肉描述为大自然的馈赠,嘎嘣脆,鸡肉味。毕竟相对于鸟类,爬行动物可能容易捉到。所以从情感角度讲,在食物稀缺时不得已而为之的能以蛇做食材,但应急归应急,不适合常规操作。

我们不从保护动物角度看,从保护人类看,毕竟蛇类的捕捉是有风险的。而且作为食材的前处理阶段也有被咬伤中毒的可能,当然在烹饪过程中,也不是万无一失。曾有研究员对野生蛇解剖后发现,蛇肉和蛇皮中有大量的寄生虫和虫卵。而且经高温蒸煮后,依然有少量虫体存活,所以蛇肉并不是安全的食物来源。(参考依据:《非洲寄生虫病防治手册》)

再就是国内的法规下,敢于做蛇肉的可能多是躲避监管的饭店,常规的生熟间分开等要求,他们未必会遵从。这样一来,如果蛇肉有寄生虫,哪怕蛇肉加工后食用是安全的。但其他未经高温处理的食材被寄生虫感染,依然会对食客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像舌形虫病、牛带绦虫病等等,都是可以存在于蛇体内的。

在中药里,倒是有不少蛇,比如乌梢蛇、金钱白花蛇等等,毕竟药不是天天吃的。考虑到出现的概率,可能会比作为食材安全的多。在一些外卖里,搜索蛇羹之类的,也确实没有。在淘宝里以“蛇肉”为关键词,则是会直接弹出“禁止食用野生动物”及相关法律法规。

图源淘宝

看来蛇肉禁食已经是常态化了,至于相关消费群体,大概率也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shens.com/wssgn/12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