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最新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发布
“微笑天使”江豚成群嬉戏、“鸟中大熊猫”东方白鹳翩翩起舞、猪獾狗獾野猪频频扩大活动领地……随着我市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闯入”人们的视野,描绘着扬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程度和生态文明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记者昨天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最新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扬州共有各种生物种,鸟类记录种数达到种,生物“用脚投票”为扬州美丽的生态环境点赞。“多”在生态系统丰富——拥有自然湿地14万公顷,约占全市国土面积两成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拥有多种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地、湿地和农田等,这些生态系统为各种生物提供了栖息地。扬州市生态系统类型,以人为形成的次生生态系统类型为主,主要有森林、灌丛、农田、湿地和城镇等类型。其中,扬州境内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类型多样、面积分布广等特点。自然湿地面积约14万公顷(包括6.52万公顷国家重要湿地),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1%,位于全省第三。扬州湿地类型主要有湖泊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得益于长期以来的生态保护措施和城市规划,我市的生态景观保持了较好的完整性;得益于生态廊道建设成效,我市生态系统为促进物种的迁移和交流提供了方便。”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在动植物品种丰富——实际观测到各类物种种,其中哺乳动物13种根据最近的扬州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我市实际观测到各类物种种。其中,维管束植物科、属、种,包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银杏等,以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金钱松、野大豆等。我市的林木覆盖率较高,超过20%,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市实际观测到的哺乳动物有13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同时,我市也广泛分布有狗獾、黄鼬、刺猬、野猪、华南兔等江苏省指示物种。我市常见的鸟类有喜鹊、乌鸫、斑鸠、麻雀、白鹭等。”相关调查人员介绍。此外,扬州市还首次发现了红脚苦恶鸟、斑头鸺鹠、淡脚柳莺和蓝歌鸲等14种新记录鸟类,使我市鸟类记录种数达到种。此次实际观测到的两栖爬行动物包括泽陆蛙、金线侧褶蛙、乌龟、赤链蛇、乌梢蛇和黑眉锦蛇等。其中,虎纹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广陵区、江都区和仪征市均有发现。“多”在记录越来越多——野猪开始回归,江豚活动明显增多“生态系统在不断演化,随着扬州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向好,一度消失不见的野猪又开始回归,日渐清澈的江水里江豚活动明显增多。猪獾狗獾原来都是在长江沿岸观测到,此次在宋夹城和城北渔场也发现了它们的踪迹。在鸟类方面表现更为明显,去年至今,新发现了白尾鹞、白胸翡翠、东方鸻等14种新的鸟类。一些鸟类迷恋扬州的生态环境,由‘候鸟’变‘留鸟’,而且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如东方白鹳,在江都、高邮、宝应都记录到它们的身影。”扬州市环境科学学会生物多样性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顾金表示。“现在观测监测的手段更多了,晚上可以用红外相机,水里生物可以用eDNA检测。另外人人都有手机,还可以随手拍,这也为记录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更多便利。”顾金介绍,本次调查范围为扬州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通过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文献资料查阅和实验室检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对全市境内的陆生植物、陆生动物、陆生昆虫和水生生物等物种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讯员扬环宣记者程宝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shens.com/wsszz/13737.html
- 上一篇文章: 捕蛇者都道蛇有灵性民间真实故事
- 下一篇文章: 我一定是膨胀了,竟然敢去逛松茸市场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