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横生的连环画下乡八年何业琦绘画
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xxzywj.com/m/ 70年代的生活是怎样的? 这一时期连环画创作基本都一丝不苟,技艺精湛,可是题材假大空、高大全,人物脸谱化,剧情公式化,读来没啥趣味,真是浪费了这么多才艺。 宁波日报连载过一部《下乡八年》,讲的就是上山下乡的故事,小歪儿时曾读过,印象深刻,至今不忘。 《下乡八年》由何业琦创作,以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一位毛头小伙在乡下的生活,每期4幅,持续连载了约2年,共多幅,生动接地气,虽然画得不出彩,甚至跑马,但是配上作者风趣的文字,非常有味道。 画家何业琦,宁波画院院长,宁波日报高级编辑,擅长画虎,有“江南虎王”美名。他年出生于上海,年轻时被安排到宁波鄞县岐阳大队插队,这对于出生小资家庭的他来说是一个巨大落差,那时候的知青,他有美好的理想,也隐含着无奈来到乡村。这八年他有很多独特的体验与感悟,生活苦,但他苦中作乐,细心观察和记录,于是就有了这部自传式的连环画《下乡八年》,我认为其内容如今看来是弥足珍贵的。 画家何业琦何业琦少年就擅长画画,本来有一条坦途,可是因为自己是小资家庭,只能回到原籍——宁波鄞县(现为鄞州区)。 何业琦有初中学历,因此后来做了乡村老师,此处的同学应该为初中同学。 《离别大上海》一个小资家庭搞艺术的少年,看到这些市井烟尘,心里肯定不舒服,不适应。下乡八年始于年。 扎根农村,就要有靠山,有督导,浙东的农村环境看起来还是比较和善的。 没有电灯、电视,更没有电脑、手机,女人们就靠叽叽咕咕聊天打发时间。 比起女人,男人还多个劣质烟的项目可以乐呵乐呵,瞎眼的小店成了信息集散中心。 宁波话瞎眼就是盲人的意思。 《第一次感受》这个老板令人佩服,不知道是不是真盲。 来到农村不是玩儿的,是要劳动的,不然态度就要遭批评了,新鲜感褪去,孤独感油然而生。 大家先唱“舵手之歌”壮士气。 《受教育的第一天》队长是真的勇,令“我”摸不着头脑,这样说也没事?少干一天是一天。 既要下地种田,又要上山斫柴,都不是“我”轻易能适应的。 其他伙伴还是很友爱的,若人性本恶,此时应该是站着嘲笑,看“我”出丑。 猪粪这集尤其好玩,很难想象这种踩着猪粪的痒痒感。 这些猪头的表情非常有趣,仿佛在鄙视“我”。 猪粪居然可以治疗脚气,可见是以毒攻毒了。 不论什么时代,能吃苦都是一种荣耀,受人尊敬。你可以干不动,但你态度要积极向上。 “我”只有初中学历,老支书还要找“我”写发言稿,毕竟是60年代,初中学历也堪比今天的大学生了。 当画者发现有人在向自己的作品鞠躬,是一种特别奇妙的感受吧。 “我”插秧也闹了笑话,干农活也是处处都有技巧的。 “我”从对粪桶避之不及,到后来居然欣赏起挑粪的姿态。 这些经历可能是很多农民都经历过的,从何业琦口吻说出来,就很幽默有趣。 不仅要耙猪粪,挑粪,还要拉一船的粪,看来农村生活和粪总是脱不开关系。 大旱天气,正是捞鱼之时。 大娘闹了笑话,还以为屋里挂着的是“我”的母亲肖像。 汽油燃烧剧烈,易爆炸,是孝哥没文化坑人了。 虎啸蛇,可能是作者笔误,实际是乌梢蛇,一米多长的蛇,难得的野味,足够饱餐一顿。 这里猎物狗獾应该就是大家熟悉的猹。 会画画,可以给农村生活很多点缀,“我”也很懂人情,看样子在乡亲中融入得很不错。 我猜测因为《下乡八年》在日报刊登,肯定要说积极向上,好的回忆,不能说阴暗的。这一段是乱丢破棺材,作者隐晦表达了人性的恶,点到为止,反而真实感爆棚。 咸菜、烤菜年糕都是宁波民间特色美食,劳动完吃起来尤其香。 插队生活虽苦,可是他一直保持乐观心态,了解民俗民风,记录下生活的点滴。 年恢复高考,他考上了浙江美院,结束了八年的乡村生活,这一段回忆是难忘的,所以后来他开辟了日报专栏,将这段真人真事连载,这里有他的青春年华,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本世纪初,《下乡八年》刊载时广受好评,有些市民还将其剪下做成剪报。 这部作品整体是以风俗画、漫画的画风,行笔颇为潦草,但又附带了场景背景,长篇连缀,也可算作连环画。 他的优点是配上文字读来乐趣无穷,内容上真切感人,比之其他70年代连环画的虚空故事远胜了。 本文图片采集自《何业琦漫画集》,厚厚三大本,其他漫画内容我认为价值不高,但《下乡八年》值得扒出来,给大家欣赏。 我是江户小歪,还请多多点赞和转发,谢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shens.com/wssyf/12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动物源性中药材进口清关操作流程航岸线进
- 下一篇文章: 河南商水县组织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