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之地王牧滋布谷鸟又叫了
专栏总编:刘元兵 专栏主编:夏祥林梦梅若兮杨霞王建军 /图:堆糖 /文:王牧滋 /版式设计:郭舒 清晨六点半,布谷鸟又叫了。 这是我家的手机闹钟,定格在早上六点半开叫,以唤醒家人早起,不要担误了上班和上学。 闻此铃声,勾起了我对上山下乡时期,在布谷鸟啼叫期间的一些往事的回忆。 在四川的农村,每年从春末夏初开始,乃至秋季,时常会听到布谷乌的叫声:"快快布谷!快快布谷"!它那宏亮而略带凄凉的声音,播撒在广阔的原野之上。 布谷鸟学名杜鹃,有点像斑鸠,是一种专吃害虫的益乌。在中国南方农村,每到农忙时节,便会听到杜鹃鸟儿的叫声,且不分白天黑夜。 相传,古时候的蜀国是个富庶的地方,人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这里,丰衣足食。可是,这富足的生活慢慢让人们懒惰起来,他们尽情享乐,如醉如痴,常常连播种的时间都搞忘了。后来,有个叫杜宇的蜀帝,是个非常负责而且勤勉的君王,他看见人们如此不记农事,心急如焚。于是,每到春播季节他便四处奔走,提醒和催促人们及时下地干农活。 杜宇死后,仍疼爱自己的子民,并念念不忘农事。于是他的灵魂化作鸟儿,在每年的农忙季节,便不分昼夜地叫着:“快快布谷,快快布谷"!催促大家赶快下地。因蜀帝姓杜,于是人们便把这鸟儿取名杜鹃。 古人李时珍说:杜鹃出蜀中......春暮即啼,夜啼达旦…...至夏尤甚,昼夜不止,其声哀切,田家侯之,以兴农事…...大诗人陆游也有诗曰:"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但令春促驾,那为国催耕"。杜鹃由于不分白天晚上的鸣叫,使得嘴里啼出了鲜血,血洒大地染红了野花,于是,人们便给这花取名杜鹃花。有唐诗为证:“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在我上山下乡时期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是夏季的一天清晨,我趟在床上,一点也不想起来。因为连续栽了十来天的秧苗。我和队里的男人们在布谷鸟阵阵"快快布谷!快快布谷!"的催促声中,终于把队里所有的水田都插满了。十来天下来,使得我腰酸背痛,于是我很想睡个懒觉,好好地休息一下。 谁承想,"豌豆苞谷,豌豆苞谷"!布谷鸟又叫了。隨后,屋外也响起了队长出工的哨声,哨声过后,只听得队长扯起喉咙大声地叫喊:"今天满人(四川方言:全体人员)都上坡收豌豆!今天滿人都上坡收豌豆!" 这段时间确实很忙,又要收又要种,时间很紧张,队长调侃:这个季节真是忙得"屙尿洗手抓咸菜",搞都搞不赢。当男人们在田里抢种的时候,妇女和半大人们都在地里抢收:收小麦,收油菜,收胡豆豌豆。 听见出工哨声,我只好起身,草草地洗漱一下,急急地吃了早饭,跟着大家一起上坡去收豌豆。 我队的坡地较多,那些较薄的坡地种的都是豌豆,因此还有一些豌豆呆在坡上待收。这几天都是大晴天,豌豆经太阳一晒也完全成熟,连豌豆藤都变得干黄干黄的了。如果不赶紧收割,这个季节,天气说变就变,万一来场雷阵大雨,好多豌豆颗粒都会被雨水打落在地,造成损失。所以队长组织了全队的劳动力,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要把最后的豌豆收完,做到颗粒归仓。 社员们来到坡脚,往上看,一垅一垅的豌豆藤盖满了坡地,大都已变黄干枯,有的豆荚也开始裂口。 于是大家挥动镰刀,割下豌豆藤,然后打成梱,穿在钎担(一种细长的杉木杆)的两端,由劳力好的男社员们挑到几个院坝晾晒。到下午,队长会抽出一些打连盖比较熟练的妇女到院坝里去打豌豆。打豌豆时,她们头戴草帽,高举着连盖,整齐划一地扑打着晒干了的豌豆藤,打了一遍又一遍,边打边翻边摆龙门阵,把豌豆颗粒从藤中逼出来。最后抖开藤蔓,除去渣壳,再用风车吹去细小的残渣,便留下了干干净净的豌豆颗粒了。 正当大家在坡上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突然听见有人惊叫:"蛇,蛇,蛇"!有胆小的女孩和妇女慌忙往下跑。胆大的年青人听见,赶忙上前,只见很大一条乌梢蛇正慢慢钻进豌豆藤中,于是上前掀开藤蔓,那蛇见光后游动加快,并一头钻进两块大石头间的缝隙,可能是缝隙里面洞穴较浅,蛇头蛇身虽然进去了,但还有尺许长的蛇尾却露在了外面。两个小伙上前一把揪住蛇尾巴,生拉硬拽,想把它拖出洞来,谁知那蛇的鳞片像卡子一样倒卡在石头缝里,由于两人用力过猛,竟然只拉下了露在外面的那一截蛇尾上的蛇皮而现出了白生生的蛇肉,于是又上来一人,三个年青人齐心协力,颇费了些周折,才把大石头掀开,揪出了那条大蛇。然后,一人逮住蛇头,一人扯了一把絲茅草垫在手上,勒住无皮的蛇尾,另一人则把断裂处的蛇皮翻过来,不用刀,不用剪,用力撕拉,当场就剐下了整个蛇皮,终使这场抓蛇大戏落下了帷幕。 下午大家继续收豌豆,当割到最后一垅坡地的豌豆时,突然从藤蔓中崩出一只野兔,三跳两跳地往上逃窜,众人见状,高兴起来:兔子!兔子!一些人停下手中活路奋力地追了上去。野兔动作极快,朝着上方的寨子逃去,大家也穷追不舍,几个脚杆长的小伙更是冲在最前面。野兔蹦蹦跳跳地跑到寨子墙脚,那寨墙太高也无大洞,兔子无法跳跃也无法藏身,便在一个墙角落停了下来,当它转身往下逃时,却被围上来的其中一小伙逮了个正着。 大家簇拥着提兔子的人,好似得胜的士兵拥戴得胜的将军一般,下得坡来,队长见状笑说,你们这么多人也不好分这野兔,不如给我,我买包烟给你们还好分一些,众人笑并顺水推舟,于是这野兔便归了队长。 人们在惊喜中结束了这一天的劳动,同时也完成了这一年豌豆的收割。 "碗豆苞谷,碗豆苞谷!"布谷鸟又叫了,它好像在提醒人们:豌豆收完了,还有苞谷! 年5月10月 于成都 往期作品回顾 王牧滋 小鸟趣事 重庆专栏 王牧滋 方向盘上的石油情怀 巴蜀之地 王牧滋|野外垂钓奇遇记 作者简介 王牧滋,别名牧童,年生于重庆。年下乡。年返城。返城后在四川石油管理局工作。年退休。一生信奉: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当老实人。爱好写作。有作品先后发表于《四川石油报》、《重庆晚报》以及《石桥铺的故事-石桥广角》。主张生活要丰富多彩。喜欢旅游和运动,特别爱好打乒乓球、集邮、钓鱼、研制乒乓球底板并为球友修补高档球拍。 香落尘外书斋——香落尘外平台团队 特邀顾问:乔延凤桑恒昌 名誉总编:赵丽丽 总编:湛蓝 顾问:刘向东\蒋新民\李思德\王智林\张建华\李国仁\杨秀武\骥亮 总监:徐和生 总策划:崔加荣策划:柳依依暖在北方胡迎春尾子 主编:烟花清欢 编辑:莲之爱朱爱华陈风华风碎倒影连云雷朱晓燕 美编:无兮ETA张婷儿鱼的记忆。 播音部: 主播:魏小裴自在花开眉如远山西西 投稿须知: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shens.com/wsspz/8954.html
- 上一篇文章: 乌梢蛇乌梅等治风湿性关节炎偏方
- 下一篇文章: 执业药师味中药功效总结背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