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乡村终归会变成想象中的模样
真想一觉醒来,我在小学的教室,对同桌说,我做了一个好长好长的梦啊! 看着窗外的球场,和那株围墙外的老沙柳树,一切都那么熟悉,一切都充满希望。 一 柳絮隔着车窗飘了进来。记忆中见过最壮观的一次飘絮,就是在小学的操场上。漫天飞舞的絮,如雪片一般,覆盖了整个天空。一阵风过,起起伏伏。我们被携裹其中,兴奋的到处抓这抓那。 那时对这些毛茸茸的东西,根本无“过敏”一说。因为知识浅陋,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只是用土法敷衍解决。我家五婶,就是个典型的过敏体质。春天上山采茶,不出半个时辰,浑身上下就会生出大大小小的板疙瘩,钻心的痒。周围人都说,那是“怕青”,多在山上待待就好了。结果,就这样几十年的“锻炼”下来,现在也好了。 我读三年级时,一次在家做作业,把圆珠笔头吸进了喉咙,顿时吓的大叫。我妈不问缘由,直接把我拽进厨房,伸手就从盐罐里,捉了一大把盐,让我张开嘴直接吞。连续吞了三四把盐,她才问我怎么了?我说是圆珠笔帽子卡进喉咙里了,她说,我以为你是喉咙突然起泡堵住了,所以吞盐齁破。 结果圆珠笔帽子还卡在喉咙里,出吸气都能带点响声,我伸手似乎从喉咙处都能摸到。但我妈说,吃了盐就没事了,能消化掉!现在回想,真觉得这种土法非常不可思议。大概过了一个多月的样子,有次打喷嚏,一下子又把圆珠笔帽子从嘴巴里吐出来了。 农村生活,有时就是这么让人很难理解。但这也正是乐趣所在。 采茶的时候,看着很美的事情,但茶树丛中到处都是野蜂巢,一不小心手就伸进去了。春天在长满红花草的田里玩,跑着跑着,就会看见不远处的红花草在晃动,顷刻间,就会左右分出一条明显的曲线。胆子大的,几步冲上去,就会捉住蛇的尾巴,然后提起来一个劲的抖,到处摔着去吓人。胆子小的,马上尖叫一声,跑的比蛇都还快。 我就曾在河边的菜地里,见过小伙伴们捉住这样一条乌梢蛇。它匐在草丛处,感到人走路的震动后,就沿着长满青草的菜地往水田里跑。从青草倒伏的状况看,肯定是一条大蛇。我们一个胆大的同学,一个箭步冲上去,用穿着拖鞋的脚,一下就踩住了蛇的头。我前去帮忙捉它,蛇的尾巴沿着我的胳膊,一直往上缠,越来越紧。那种冰冰凉的感觉,直到现在回忆起来,还感觉头皮发麻。 蛇被捉住后,用新剥的柳树皮拴住了脖子,挑在竹竿上。就这样浩浩荡荡的带进了学校,上课的时候,就把蛇挂在围墙外的那棵老沙柳树上。一下课就跑过去看看,一会摸摸它,一会捏捏它。 再后来,这条蛇被学校的一个老师看上了。说这么好的蛇,都快被你们玩死了,不如吃了吧。于是放学的时候,老师拿来了一个剃须刀片,我们手忙脚乱的开始给蛇剥皮。他端着一杯水,站在旁边。剥到一半,从胸部取出一物,递给老师,说,是蛇胆,可以明目。老师喝了一口水,直接丢进嘴里,吞了。快剥结束的时候,又从蛇腹部取出一物,一同学说,这才是蛇胆,刚才那是蛇心。老师面无表情,依旧是喝了一口水,又把那一物丢进嘴里,吞了。 类似这样的经历,我记忆最深的有两次。还有一次是在我家对面的小河,是一条菜花蛇。捉住后,也是难逃一死。几个熊孩子把蛇皮装满水,呈X状背在背上,到学校招摇过市,到处吓女同学。蛇肉当时就扔在蓄满水的稻田里,我用手去摸时,它还在动,似乎想缠住我的手。我才不怕了,让它缠,反正就那一截。 二 春天的稻田里,到处都是一簇簇黑乎乎的小蝌蚪,旁边的小河里也是一簇簇的。还有从小河引水灌溉时,经常能捉到1块钱硬币那么大小的鲫鱼。掬一捧水,就捉起来了。春天的小鱼真是特别的多,河沟里,稻田里,水库里,山塘里,但凡有水的地方,都是他们的乐居。尤其是到了夏天,几场大雨一落,水漫山塘,鱼就顺流而下。我见过最震撼的一次,我们生产队的一个小水库因暴雨翻埂,鱼就顺着小河成群结队的狂奔突进。整个生产队的人,家家都拿着装衣服的竹篮在河边守株待兔,一竹蓝下去,总会撞上一两条。而且都是一两斤重的大鱼。 后来因为雨越下越大,河水暴涨,再也无人敢靠近。成群结队的鱼,如万马狂奔,拥挤着往下游跳,颇有抢着跃龙门的感觉。那一刻,你只有亲眼见证了,才会发自内心的承认,这个世界,真的是有神迹存在的。 鱼捉回来后,多半都是清炖,红烧的很少。我也不知道为啥。估计是做起来太费事,家里农活又忙,没那个闲工夫慢慢烧。我妈就常念叨,“烧鱼没有巧,就是要煮好”,还有就是,“鱼煮三滚,吃的安稳”。那时,我们吃的比较多的,都是小河鱼。夏天在河里洗凉水澡,鱼多的都撞腿。河水浅的时候,鱼喜欢躲在石头下面,捉时,要么拿个大铁锤,直接往石头上震。只要力道得到,一锤下去肯定有鱼昂着头往外面跳。还有就是用手直接摸,有时需弓着身子,耳朵都贴着水面了,手双手呈包围状,伸进水底的大石头下,沿着石缝一点点往中间摸。 有次在我大姑家的小河里摸鱼,手伸进去时,感觉肉呼呼的,心里一喜,赶紧就把双手就往中间慢慢拢。快合并的时候,突然看见有条小水蛇浮头伸出水面,吓的立马把手缩了回来,那小水蛇还一动不动,盯着我看了许久,才悠悠地游走。 除了摸鱼,捉河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闷鱼。方法也很简单,选个竹筛,内置一石块,表面蒙上纱布或塑料薄膜,在中间掏一拳头大小的洞,里面撒上米粒或用香油拌的麦麸。把竹筛沉入水中,小鱼会顺着麦麸和米粒的香味游进去。用这种方法,我只用了小半天时间,就曾捉到过十几串河鱼。捉到后,就用狗尾巴草,从鱼鳃处穿过,一串十几条。提着回家。家里大人心情好的时候,就炒个辣椒什么的。忙的比较烦躁,就会甩下一句,“要吃自己搞”。这种情况,鱼多半是要么喂了鸡,要么喂了鸭。 在我记事的时候,我家的鸡鸭多半都是散放的,包括猪也是的。只是到了后来,家里建了猪圈之后,才把猪关起来。但鸡鸭鹅还是散放。散放最大的问题就是毁庄家,不仅是自己家的,还有别人家的。 家里菜园地刚种的小青菜,一个下午就可能被啄的只剩光杆。路边的稻田也是一样,凡挨着路的稻穗,基本颗粒无收。每次只要家里的菜地被啄,无论和我有无责任,父母说着说着,就讲到我头上来了。什么,不能放学回来早点啦!你看哪家的某某某,他好“巴家”,知道一放学就往家跑。什么,做事一点不尖心啦,只晓得玩,家都快被人搬走了,你都不知道啦。等等! 那时经常大半夜的,我和妈在稻田里到处找鸭子。因为日落后,鸡只要吃饱了,就很自觉的就进笼了。而鸭子,往往跑到半人多深的稻田里,找不到出来的方向。大半夜的,还在田里嘎嘎叫。我妈又怕鸭子被野物叼了去,两个就挽着裤脚下田去找啊。 我打着手电筒,伊举着竹竿。听见鸭子在哪里叫了,手电筒一束光照过去,伊便赶着稻禾,像波浪一般,一遍遍的往田埂上撵。最让人恼的是,赶了半天,眼瞅着快出田了,鸭子不叫了。顿时失去了方向。过了十几分钟,又听见鸭子在田中间叫着欢。 每次捉到之后,她都狠狠地骂,“这个畜生,明天就把它杀掉炖汤”。结果一直都舍不得杀,慢慢的熬到过年。等到有南方人背着蛇皮口袋,挨家挨户的叫着收鸭绒的时候,它的“大限”就到了。 后来,我家还养过“洋鸭子”,就是那种会飞的“鸷”。养了三只。有天没关住,扑啦啦就飞到对面的山上去了。当天晚上,家里就把剩下的两只杀掉了。那时每年夏天,我妈不知从哪听来了“偏方”,说夏天吃三鲜汤大补。所谓的“三鲜”,就是鸡、鸭子、猪肉,在一起炖汤。为了防止我和妹妹偷吃,她会把炖好的汤,放在碗橱的最高层。被我知道后,就端个椅子,和妹妹站在上面,一会偷吃一块,一会又吧唧嘴,问妹妹,好吃吗?她说:好吃。我说:那我们再吃一块吧。 偷吃后,防止被发现,就把骨头扔在碗橱底下。到处游荡的猪,闻到香味后,直奔厨房,一下就用猪鼻子把碗橱顶翻了。我和妹妹都没敢道出其中缘由,就说是猪把碗橱顶翻了。 那天晚上,猪没有再喂食,在圈里嚎到半夜。 三 农村养猪,吃的都比较糙。基本上是有什么吃什么。心细的人家,还经常打猪草,回来后,用大锅煮熟,放上糠,一起煮煮。我们家的猪,几乎就没吃过熟食。我一放学回家,就拿着竹篮去田里或大塘里捞浮萍,回来后,用大锹一顿乱扎,再用一瓶热水,烫半桶糠,两者一起拌拌。有时猪不吃,我妈就会跑到猪圈门口,指着猪槽,像训斥小孩一样,“这个吃不得你啊,吃食堂的时候,人吃的都比你差。给我赶紧吃。” 所以每年过年杀年猪的时候,我家杀的猪,都不会太大,基本在斤左右晃荡,而且精肉都比较多。有次,生产队的一个同学问我,慧敏,你家的猪怎么肠子那么细,我家的太肥了。我直接告诉他:饿的!你家猪像我家这样,经常饿饿,不仅肠子细,而且精肉多。 恍惚间,这种农村生活,离我已有二十来年的时间了。有时,往事真的是不堪回首!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大意是说,等30年后,农村将会是一块宝地,到时会有大量的城里人回归乡野,做新时代的乡绅,大量兴祠种地,追求粗茶淡饭。此时,也是中国乡村文化的复兴之时。 因为乡村现有的景象,把我美好的回忆撕的七零八落。对农村现状的失望之余,看到有人这样预言后,竟然有点莫名的兴奋。好似一个算命先生,一下就洞悉了未来——乡村终归变成了我想象中的模样。 可30年后,到底会不会这样?谁知道呢? 真想一觉醒来,我在小学的教室,对同桌说,我做了一个好长好长的梦啊! (陆慧敏/文)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济南白癜风医院EDM营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shens.com/wsspz/1253.html
- 上一篇文章: 系列常用中药处方别名科属功效之动
- 下一篇文章: 民间传说十四长鸡冠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