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相近的常用中药区别大对比二
如此简单让体内毒物进行消除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zhegaitiandi/39755.html 11.地骨皮与牡丹皮 共同点:凉血退热除蒸,治疗骨蒸潮热及血热出血证。 不同点:地骨皮味甘,偏于退有汗骨蒸,又能清泄肺热,治疗肺热咳嗽等。 牡丹皮味辛,偏于退无汗骨蒸,又有较强的凉血祛淤作用。治疗热入营血及各种血瘀证。 12.银柴胡与柴胡 共同点:均有解热作用。 不同点:银柴胡无升散之性,偏于退有汗骨蒸,又能清泄肺热,为退虚热,消疳热之品。主治骨蒸潮热,小儿疳热等证。 柴胡有升散之性,为透表泄热之品。偏治外感发热或邪在少阳证,并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用于肝气郁滞及阳气下陷之证。 13.胡黄连与黄连 共同点:苦寒,清热燥湿,用于湿热泻痢等证。 不同点:胡黄连长于退虚热,消疳热,多用于骨蒸潮热,小儿疳热等证。 黄连长于泻心胃之火,清热解毒力强。用于心胃火热炽盛以及血分热毒等证。 14.大黄与芒硝 共同点:苦寒,泻下通便,清热解毒,用于热结便秘,痈疮肿毒。 不同点:大黄清降力强,用治火热上炎证,并有止血活血,清泄湿热之功,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淤血,湿热淋证,湿热泻痢及烧烫伤等证。 芒硝味咸,长于软坚润燥通便。外用还可以治目赤肿痛,喉痹口疮及回乳。 15.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共同点: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不同点:火麻仁兼能滋养补虚,适用于老人,产后,体弱津血不足之肠燥便秘。 郁李仁兼能行气,多用于肠燥便秘而有大肠气滞者,并能利水消肿,用于水肿,脚气。 松子仁兼能润肺止咳,用于肺燥咳嗽。 16.独活与羌活 共同点:祛风湿,止痹痛,解表,用于风寒湿痹疼痛及外感风寒夹湿。 不同点:独活长于治疗下半身风寒湿痹疼痛,辛散解表力弱。 羌活治疗上半身风寒湿痹疼痛,辛散解表力强。故有“羌活善治在上在表之游风。独活善治在下在里之伏风”之说。 17.蕲蛇与乌梢蛇 共同点:两者皆入肝经,性善走窜,能通表达里,内走脏腑,外达肌肤。透骨搜风,均为祛风之专药。祛风通络,定惊止痉。凡内外风毒壅滞之证皆宜。尤宜治病久邪深者为其特点。都可用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麻风,疥癣,皮肤瘙痒,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 不同点:蕲蛇温燥而毒,药力较强,为治风湿顽痹要药。 ?? 乌梢蛇性平无毒而药力较蕲蛇为缓。 18.秦艽与防己 共同点:皆味辛苦,性寒凉,均能祛风湿,止痹痛。主治风湿热痹,肢体关节红肿热痛。 不同点:秦艽质润,为“风中之润剂”,既能祛风湿,止痹痛,又能舒筋通络。凡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骨节酸痛,关节屈伸不利,无论新久上下,偏寒偏热,均可配伍应用。而尤宜于热痹。古人谓“痹证必用秦艽,同时,本品又能退虚热,清湿热,阴虚发热,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湿热黄疸。 防己具有较强的利水消肿作用,也常用治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肿痛及湿疹疮毒。 19.广藿香与佩兰 共同点:化湿,解暑,治湿浊中阻之证及暑湿,温湿。 不同点:广藿香长于和中止呕,湿浊中阻之恶心呕吐尤宜。 佩兰长于化里湿,善于除中焦秽浊陈腐之气,为口臭,口甜之要。 20.青皮与陈皮 共同点:行气化滞。 不同点:陈皮主要作用在脾肺,其性缓和,长于调理脾胃之气,燥湿化痰。用于脾肺气滞或湿痰壅滞之证。 青皮主要作用在肝胆和胃,其性峻烈。长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肝郁气滞或食积不化等。 往期链接: 功效相近的常用中药区别大对比(一) Firsttext 更多信息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uanshens.com/wssls/6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隆力奇纯蛇粉的功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